-
张纯如:“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引:7月25日上映的《南京照相馆》,无疑是近期关注度最高的电影之一。电影以“吉祥照相馆”为切口,讲述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百姓在照相馆中偶然发现日军罪证并冒死守护真相的故事。
2025-08-14,南京,30万人的灾难,一个世纪的伤痛。日军在六周之内所犯下的罪行,远比电影中的故事更血腥、更残忍。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京大屠杀竟处于一种被遗忘的境地。这段历史要么被日本歪曲粉饰,要么被欧美各国刻意忽视,甚至在国内极少部分人眼里,连“勿忘国耻”都成了“仇恨教育”,仿佛只有拍出了日军的所谓“人性”,才算“合格”的“反战电影”。
悲剧并不总能得到公正的铭记,警钟也不一定会长鸣。历史长河里流着一个民族的血泪,而遗忘就是第二次屠杀。所幸,还有人愿意为真相挺身而出。
1997年,距离南京大屠杀已过去60个年头,不少幸存者已经陆续辞世。是年11月,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的《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在美出版。这是第一部用英语系统讲述南京大屠杀的长篇纪实类著作,张纯如凭借严谨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大量原始资料、第三方目击者日记等素材,从日、中、西方三个视角,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南京大屠杀的始末及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
著作一经出版,立刻在西方引起巨大轰动。张纯如用文字记录下的血泪经历,让这段被遗忘的历史重现于世。此后,西方学界终于开始正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存在,正如张纯如于1999年所说,“南京大屠杀终于在世界历史中展开了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不容篡改,更不容忘却。当我们再度翻开《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残酷仍历历在目,对遗忘的警告仍震耳欲聋。正如张纯如在该书前言中提到:“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这句话不仅说给侵略者、旁观者,对于曾饱经苦难的我们,对于一切珍视和平的人们来说,更应该牢记于心。
以下为张纯如为本书撰写的前言全文。
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
【文/张纯如】
人类残忍对待同胞的编年史讲述着漫长而令人痛心的故事,但是如果说这类恐怖故事中人类的残暴程度确实存在差别,那么世界历史上极少有什么暴行可以在强度和规模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行的南京大屠杀相比。
美国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2025-08-14,因为日军在这一天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欧洲人则将2025-08-14德国突袭波兰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非洲人认为战争开始得更早,应从1935年墨索里尼派兵入侵埃塞俄比亚算起。然而,对于亚洲人来说,战争的发端必须追溯到日本军事控制东亚的第一步——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并建立伪满洲国。
正如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5年后所做的那样,从1931年开始,日本凭借其高度发达的军事机器和优等民族心态,着手建立起对邻邦的统治。中国东北地区很快陷落,随后成立的伪满洲国名义上由作为日本傀儡的清朝废帝溥仪统治,实际的统辖权却掌握在日本军方手中。4年后,即1935年,察哈尔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被占领;1937年,北京、天津、上海相继沦陷,最后连南京也未能幸免。对中国而言,20世纪30年代可谓艰难时世;事实上,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最后一批日军才撤出中国的领土。
毫无疑问,在日军侵略中国的14年中,出现过无数难以付诸笔墨的暴行。我们永远无法巨细无遗地了解,在千千万万个曾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城市和乡村中,究竟有过多少悲惨事件。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发生在南京的惨案,因为当时的一些外国人亲眼目睹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并将消息传播给世界;另外,一些亲历大屠杀的中国人侥幸生还,成为目击证人。如果有哪个历史事件可以揭露肆无忌惮的军事冒险主义十恶不赦的本质,南京大屠杀是最好的例证。本书讲述的正是这个事件。
南京大屠杀的历历详情是毋庸置疑的,只有部分日本人仍在矢口否认。1937年11月,日军攻陷上海之后,紧接着对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发起了大规模进攻。2025-08-14,南京沦陷后,日军在这里大肆进行了一场世所罕见的残暴屠杀。成千上万的中国年轻人被聚集并驱赶到城外,或遭机关枪扫射倒地,或被当作练习刺刀的活靶,或被浑身浇满汽油活活烧死。几个月来,南京城内尸横遍地,尸臭弥漫。多年之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专家估计,从1937年年底到1938年年初,南京有超过26万名非战斗人员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还有专家估计这一数字超过35万。
本书仅对日本在南京的野蛮暴行进行最基本的概述,因为我的目的并不在于以数字证明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行径之一,而是要洞悉事件本身,从而吸取教训,以警世人。然而,不同的残暴程度通常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因此我必须列举一些统计数字,从而使读者对1937年发生在南京的大屠杀规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仅从死亡人数看,南京大屠杀就已超越了历史上许多野蛮的暴行。罗马人曾在迦太基屠杀了15万人,天主教军队也曾在西班牙宗教法庭大开杀戒,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却远甚于此。日军的所作所为甚至超越了帖木儿的暴行,后者曾于1398年在德里处死了10万名囚犯,并于1400年和1401年用这些囚犯的颅骨在叙利亚建造了两座骨塔。
当然,20世纪以来用于大规模杀戮的工具获得了充分发展,希特勒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然而该数字是在几年之内累积而成的,日军对南京人的屠杀则集中在几个星期之内。
的确,即使与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相比,南京大屠杀也足以成为大规模赶尽杀绝的最残忍例证。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对规模,我们必须再忍痛看一下其他统计数字。仅仅南京(中国的一座城市而已)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一些欧洲国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平民伤亡总数(英国61000人,法国108000人,比利时101000人,荷兰242000人)。忆及此类事件,人们都认为战略轰炸是造成大规模毁灭最恐怖的手段之一,然而即使是“二战”中最猛烈的空袭也无法超越日军对南京的蹂躏。南京的死亡人数很可能超过英国突袭德累斯顿过程中死于轰炸以及火灾的人数(当时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死亡人数是225000人,但根据后来更客观的统计,应有6万人死亡,至少3万人受伤)。事实上,不论我们使用最保守的数字——26万人,还是最大数字——35万人,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都远远超过美国轰炸东京的死亡人数(据估计有8万~12万人死亡),甚至超过1945年年底广岛、长崎两座城市在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死亡人数之和(据估计分别为14万人和7万人)。每思及此,不禁惊怒交加。
《南京大屠杀》内页
我们不仅要记住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更要记住许多罹难者被杀害的残忍手段。日军将中国人当作练习刺刀的活靶,甚至进行斩首比赛。估计2万-8万名中国妇女遭到强暴。许多日本士兵在强暴中国妇女之后甚至还挖出她们的内脏,割掉她们的乳房,将她们活活钉在墙上。日军强迫父亲强暴亲生女儿,儿子强暴亲生母亲,并强迫其他家庭成员在一旁观看。日军不仅把对中国人进行活埋、阉割、器官切除以及热火炙烤当作家常便饭,还采取其他更为残忍的折磨手段。例如,用铁钩穿住舌头把整个人吊起来;把人活埋至腰部,然后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放任德国黑贝将他们撕碎。此种残暴景象实在触目惊心,甚至连当时住在南京的纳粹党人都惊骇不已,其中一位曾公开将南京大屠杀称为“野兽机器”的暴行。
然而,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一直鲜为人知。与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和犹太人在欧洲所遭受的大屠杀不同,亚洲以外的人几乎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恐怖。美国出版的大部分历史文献都忽略了这一历史事件。仔细调查美国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就会发现,只有寥寥几本简略提到了南京大屠杀。面向美国公众发行的完整版或“权威版”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著作中,几乎没有一本书详细地记述南京大屠杀。例如,《美国传统图片史: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American Heritage Picture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1966)是美国多年来最畅销的单卷本“二战”图片史图书,其中不但没有收录一张南京大屠杀的图片,甚至对事件本身只字未提。无论是丘吉尔长达1065页的名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Memoir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1959),还是亨利·米歇尔长达947页的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Second World War, 1975)中,都找不到任何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只言片语。在格哈特·温伯格长达1178页的鸿篇巨制《战火中的世界》(A World at Arms, 1994)中,只有两处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了南京大屠杀。我只在罗伯特·莱基长达998页的《摆脱邪恶:“二战”传奇》(Delivered from Evil: The Saga of World War II, 1987)中找到仅有的一段对南京大屠杀的论述:“与松井石根领导下的日本士兵相比,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所做的任何令其胜利蒙羞的丑行都相形见绌。”
- 原标题:看完《南京照相馆》,再读一遍张纯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泰柬达成停火协议
2025-08-14 15:06 -
中方延期,国际出口商“松了口气”
2025-08-14 14:48 -
首次超90万,日本人口创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2025-08-14 14:08 日本 -
紧急访美碰一鼻子灰,“瑞士得学特朗普和欧盟的‘精髓’”
2025-08-14 13:55 -
“中方约谈,意在传递信号:是买家,但不瞎”
2025-08-14 13:36 国家安全 -
“特朗普拿印度泻火,别指望莫迪对付中国了”
2025-08-14 13:3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莫迪访华聊这些”,中印关系进一步解冻?
2025-08-14 13:24 龙象之间 -
缅甸代总统敏瑞因病逝世
2025-08-14 11:38 缅甸局势 -
李在明25日访美会见特朗普:或官宣“对美投资大礼包”
2025-08-14 11:36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对华关税回旋镖:这家美企净利润跌30%
2025-08-14 10:5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遭美国50%关税重锤,印度连喊三个“不”
2025-08-14 10: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最快下周见普京,很有戏
2025-08-14 10:03 -
“日本偷,美国抢,台积电保台能多长?”
2025-08-14 09:46 台湾 -
卢拉:我要给中印打电话,金砖联手应对特朗普
2025-08-14 09: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军一现役军人拔枪射伤5名士兵,特朗普谴责
2025-08-14 08:42 -
特朗普: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2025-08-14 06: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到50%!特朗普对印度下手
2025-08-14 22:5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莫迪将访华,7年来首次”
2025-08-14 22:44 龙象之间 -
失联5个月,NASA放弃了
2025-08-14 21:54 航空航天 -
印度回怼特朗普:比你们高
2025-08-14 21:3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普特会前,欧洲领导人再劝特朗普:别卖乌克兰 评论 26美国果然在搞小动作:AI芯片出货时偷装追踪器 评论 90“欧尔班告诉我:中国贸易上赢我,俄罗斯战争上赢我” 评论 126“加拿大震惊了,得抓紧找中国啊” 评论 168美俄峰会前,泽连斯基明确表态:不会放弃顿巴斯 评论 209最新闻 Hot
-
没上台先内讧?“世界不会相信我们的数据了”
-
“中国开源AI将主导世界?硅谷和华盛顿惊了”
-
瑞士真急了,要请费德勒帮忙?
-
普特会前,欧洲领导人再劝特朗普:别卖乌克兰
-
俄方证实,拉夫罗夫将参会
-
美国果然在搞小动作:AI芯片出货时偷装追踪器
-
普特会上会不会谈交换领土?俄方泼冷水
-
“欧尔班告诉我:中国贸易上赢我,俄罗斯战争上赢我”
-
“中国问题处理不好,又被美国唾弃,莫迪危…”
-
“西班牙是个有趣的案例,在中国问题上对抗特朗普还能免于报复”
-
被中方反制的2家欧盟小银行,什么来头?
-
“加拿大震惊了,得抓紧找中国啊”
-
“为讨好美国,意大利要对中企下黑手”
-
美俄峰会前,泽连斯基明确表态:不会放弃顿巴斯
-
“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浪费时间,中国一丁点投资就能改变经济”
-
“金穹”PPT被曝:要胸怀大志,先搞它个四层…
-